联系我们:020-31125660     传真:020-23889671

欢迎进入广东意高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

解决方案

SOLUTION
智能生态节能建筑项目解决方案

1546392833085094936.png
  在建筑工程方面,从工程建筑材料的生产和使用、工程建筑施工直到建筑工程完工后的使用,都无时无刻不在消耗着能源。据调查,中国年建筑量已经达到20亿平方米以上,相当于全球每年建筑总量的40%,但是,中国既有建筑中95%属不节能建筑。中国每年因建筑消耗的水泥、玻璃、钢材占全球的40%、45%、35%。处于高速城镇化时期的中国,人均能耗大量提高,使中国建筑环保节能面临巨大挑战。但这一时期建筑规模的快速增加,也是中国实施建筑节能措施的机遇,也迫使中国必须加快实行节能环保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。

1.太阳能在建筑技术的应用

  太阳能是我们人类能够应用的最洁净、最充分便捷的绿色能源。太阳能的环保节能功用众多:在建筑楼顶装置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,能将太阳辐射的热能转换成电能,由装备的蓄电池组将电能贮存起来,并将相关线路衔接到相应的供电设备上,从根本上满足建筑物楼内的动力和照明系统的用电量需求;太阳能技术的采暖、保温和供热功用,能很好的满足建筑物日常供热需求;太阳能技术还可控制建筑物的采光,有利于建筑物的日常节能应用等。太阳能的运用对于建筑物来说,具有运用平安牢靠、无污染、不耗费燃料、不受环境限制、维修维护简单、便当装置等特性,它是最适于建筑物节能环保的一项应用技术。

  关于太阳能建筑技术的选用,能够依据我国不同地域的气候特性量体裁衣,关于北方城市的建筑,由于北方冬季冰冷,所以要进步建筑物的保温性能,发挥建筑的热源效率,采取一定措施降低采暖能耗,积极的改良供暖设备的调理功用。而关于南方城市的建筑来说,由于南方天气湿润酷热,改善建筑物自然通风技术和遮阳技术则是其重点,从而减少建筑物的能耗,既到达了环保的效果,又保证了建筑物的正常运用。

2、节水技术在建筑中应用

  在这一点上,国外有许多突出的建筑技术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的。新加坡有“花园城市”的美誉。其屋顶花园雨水利用系统是削减城市暴雨径流量,控制非点源污染和美化城市的重要途径之一,也可作为雨水积蓄利用的预处理措施。而为了确保屋顶花园不漏水和屋顶下水道通畅,考虑在屋顶花园的种植区和水体中增加防水和排水措施。在植物和上层土壤的选择,植物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来确定,还应与土壤类型、厚度相匹配。上层土壤应选择空隙率高、密度小、耐冲刷、可供植物生长的洁净天然或人工材料。屋顶花园系统可以有效地削减雨水流失量,可同时改善建筑甚至城市的生态环境。同时将生活污水、雨水及室内空调风口的冷凝水通过雨洪蓄水收集利用系统、沉淀过滤池、管道等多手段收集处理,广泛应用于绿化、景观用水。也可利用建筑物周围污水处理厂排入河道的再生水,建设 “再生水源热泵系统”,提取再生水中的温度能量,为居民提供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。可节约大量电力设施投资,多次充分利用水资源,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以及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。

  在水资源另一个浪费严重的领域——饮用水,则应该为每个家庭独立配备直饮水系统,将家庭自来水系统管道直接连接到净水机,通过过滤系统后直接饮用。这既避免了中央直饮水的二次污染,也节约了大量清洗输水管道和其他输水设施的水资源。

3.新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

  早在2000年世博会,日本馆就是一座世博会期间使用的临时性纸建筑,会后其大部分材料可以回收利用。它以材料和结构的特性为主题,关注资源和环保问题。它采用回收加工的纸建成拱筒形的结构,由12.5cm粗的纸管网状交叉而成,弧形屋面和墙身材料也是织物和纸膜。白天,自然光经过半透明纸窗的过滤构成柔和、宜人的室内光环境;夜晚,纸窗又是神奇光影的“屏幕”,可谓叹为观止。

  而节能、环保、高效新材料的应用更是本届上海世博会的最大亮点之一。被称为“东方之冠”的中国国家馆,外墙应用的是国产高性能氟碳涂料,使用时间长达20年。长1045米、宽100米的世博轴,是园区内最大的单体工程,巨型立交桥朵朵“白云”,采用的是高强度聚四氟乙烯(PTFE)材料。走进世博园区欧洲馆区域,大多数人会被西班牙馆所震撼,这座如“藤条篮子”般的建筑,其建筑材料是最环保、最传统的,建筑手段却是最先进、最先锋的。据西班牙馆总代表哈维尔·贡德介绍,藤条设计是建筑的一种趋势,在防湿、防火方面都没有问题。而且阳光透过藤条的缝隙,洒在展馆的内部,大大降低了照明能耗。在城市最佳实践区的马德里馆,“竹屋”,是一座长方形建筑,竹质表皮的遮阳和通风功能将被充分利用,也能达到生态控温的效果。”

4.新型建筑结构的应用

  我国住宅小区规划建设及结构布局的现状堪忧。大多数住宅对“可持续发展”因素考虑远远不够,主要停留在定型设计阶段,缺乏可塑性,很难适应家庭结构变化。而且住宅小区建设突破了环境承载能力,对小区内固体、液体及气体垃圾的处理问题基本停留在消极被动之中,完全依附于自然环境本身的消化和吸纳能力,缺少人为的控制和管理。

  而未来住宅需要采用大开间灵活可变结构体系。在家庭结构,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以后,该体系可使住宅套型的布局、功能和大小,能随不同家庭及个人的需求而进行调整或改变,以满足人们对未来住宅的适应性要求。建筑的设计不再是兴建在现有市容空间基础之上,而是上升到了更高的层次。譬如日本bakoko设计的kyaoi大学校园建筑,屋顶不再只是一个宝贵的休闲空间之外,还有许多持久的效益:土壤和生物质有助于建筑的隔离,不仅起到和冷却的作用,而且还可以减少雨水径流。在屋顶上培育的树木和自然植被,则可以丰富生物的多样性。最新的穿孔混凝土拱顶框架,弯曲的形式可以优化其抗压强度,同时起到透气的作用。为使清爽的空气和自然光进入到建筑内部,屋顶还设计了通风口。拱顶处没有设捕风器,但它能通过双弧形天花板反射和扩散人造光。